<石壕吏>中杜甫到底有没有被捕吏逮到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03:58:03
我们语文老师说,他被抓住了,但又给放了,哪问高手知道,到底咋回事啊

没有被抓到
理由有三:
1 杜甫虽然忧国忧民,写了好多诗,但他并没有上过战场,
2 不会抓他的.当时杜老爷子正是在上任的路上.所以没事
3 第二天他还"独闻泣幽咽"说明他和老妇人都很安全!!!

因为当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上任司功参军的路上,因为他也是官,所以官吏不会抓他

安史之乱爆发,潼关失守,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,独自去投肃宗,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,押到长安。他面对混乱的长安,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,写成《月夜》、《春望》、《哀江头》、《悲陈陶》等诗。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,做左拾遗。由于忠言直谏,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。

唐肃宗乾元二年春,郭子仪、李光弼、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,由于指挥不统一,为安庆绪所败,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。郭子仪退守洛阳。朝廷紧急征兵拉夫。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,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《新安吏》、《石壕吏》、《潼关吏》、《新婚别》、《垂老别》、《无家别》。

你们老师误人子弟,全诗所写的是官兵抓老百姓的事,杜只是听闻
怎么可能被抓呢
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55652.htm

按这篇文章来理解他是没被抓的,但实际上,他确实被抓了,他的父亲是为官的,还是一个不很小的官,他被当时的叛军遇到了,抓是当然要抓的,不过没几天,因为他父亲已经去世了,而他又只是一个小官(7品不到!),没多少利用价值,于是又放了他。

没有啊,第二天他还"独闻泣幽咽"说明他和老汉都很安全!!!